第1738页
他招呼他媳妇打开冰箱拿出猪肉羊排做炖肉,又打发儿子去买了一只烧鸡回来,其中回来的烧鸡缺了一条腿。 到了饭桌上,杨树勇给敖沐阳倒了一杯酒,然后跟他随意的聊了起来。 敖沐阳低头吃小海虾,这是醉虾,活虾用白酒给焖了,再用泡椒和盐来调味,不用其他佐料,这就是一道美味的下酒菜。 有些小虾还没有醉死呢,被夹到的时候还在筷子里蹦跶,鹿执紫吃不了这样的东西,就去屋子里给杨狮子辅佐功课了。 为此,杨狮子险些嚎啕大哭。 起初杨树勇只是闲聊,这样敖沐阳就不去多嘴提祈雨的事,他知道杨树勇迟早会提的。 果然,喝了三杯酒以后,杨树勇咂咂嘴道:老敖,今天我其实有个事想麻烦你,麻烦你帮我合计合计。rdquo; 敖沐阳说道:什么事?rdquo; 杨树勇迟疑了一下,他又喝了一杯酒后才说道:你知道,以前我们村叫七姓村,后来王家人当道,就给改成了王家村,为此村里意见很大。rdquo; 敖沐阳猛然抬头:你想给村子改名?rdquo; 杨树勇沉默的点点头。 敖沐阳夹了个蚂蚱咀嚼着,道:要是真如你所说,你们村里意见很大,那就改回来呗,我觉得问题不大。rdquo; 王家村多数人还是不喜欢现在这村名的,自从他们村改名,其实村子内部出了不少矛盾,只是王家人一直强势,才把这些事给压住了。 杨树勇咳嗽一声道:我不是想把名字改回去hellip;hellip;rdquo; 敖沐阳惊呆了:你想改成叫杨家村?rdquo; 杨树勇问道:你觉得这么搞行不行?rdquo; 敖沐阳笑了起来,他说道:我觉得行,因为我是个外人,我想看热闹,你要是真把村名改成杨家村那就有意思了,以后你们村哪家姓氏的子弟当村支书就改成哪家的姓氏,那可有的折腾。rdquo; 杨树勇明白他的意思,神情有些黯然:起码得改回七姓村,反正不能再叫王家村了。rdquo; 对于渔家来说,村子改名可不是小事,不光是需要上级单位批准,还得改族谱、举行祭祖大典之类,要是一切正常还好,要是有人闹腾,那搞起来可就费劲了。 杨树勇了解敖沐阳的威信和威名,他想借助这股力量给自己站台。 到了这时候,话题才提到祈雨龙王爷的活动。 让敖沐阳意外的是,杨树勇没想着在祈雨活动中占龙头村的便宜,反而想配合并帮助他们。 当然,到了王家村改名的时候,敖沐阳也得帮他。 第1453章 群策 中国的祈雨文化源远流长。 《吕氏春秋middot;季秋纪middot;顺民篇》就有记载:昔者,汤克夏而正天下,天大旱,五年不收。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:lsquo;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;万夫有罪在余一人。无以一人之不敏,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。rsquo;于是翦其发,以身为牺牲,用祈福于上帝。民乃甚说,雨乃大至。rdquo; 这里讲述的就是成汤以身为民祈雨故事,流传很广,这种行为后来为历代所继承,于是祈雨成了古代的一种政府的行为,上到皇帝,下到县令都会举行这种活动。 古代红洋自然也有祈雨活动,当地民谚云:夜夜防贼,年年防旱。 这方面龙头村没什么经验,因为以前规模的祈雨活动至少都是县级领导部门来组织的,多数村子搞不了这样的活动,也没资格来搞。 现在敖沐阳要搞祈雨龙王爷的活动,其实还挺有难度的,村里没有搞过,他没有经验,这得需要别人帮忙了。 杨树勇愿意帮他,他在乡村地区的人脉比敖沐阳要广的多,答应帮他问问山里面的村子,看看他们有没有搞过祈雨活动,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借用的工具。 当地有句话,叫红洋群岛半千荷,整片地区虽然三面是水,但却是海水,淡水资源还是非常紧张的。 前滩镇这边特别是龙头村、王家村、龙旺庄等一干村子,因为环绕龙涎湖而建起,所以历史上吃水问题一直不大,祈雨这种活动搞的就少,倒是山内有些乡镇村庄缺少地下水资源,偶尔会在干旱时节搞个祈雨活动,这些活动规模肯定比不上县里,但终究有些经验可以用。 杨树勇帮他跟其他村联系,他自己去镇上找了吕志超。 吕志超更热情的接待了他,整个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对他都很热情,看大门的老头碰见他的时候还说要跟他切磋两手,这一切自然源于先前他在擂台上击败郭晓西为镇争光一事。 进入办公室,吕志超递给他一瓶冰镇的凉茶,感叹道:这天可是越来越热,还没到八月呢,这能热死个人。rdquo; 正好,他主动提起这话题,敖沐阳就接了上去:对啊,光是热就罢了,还没有水,一直不下雨,这怎么办?我决定搞个祈雨的活动。rdquo; 他前几天在电话里把这事给吕志超提过了,今天听他再提起来,吕志超并不意外,并明白他的意思:嗯,是村民给你压力了?rdquo; 敖沐阳道:对,一是死马当活马医,二是大家伙找点事干,不是真为了求下雨来,而是互相娱乐一下,给大家提提干劲。rdquo; 吕志超伸出手指点了点说道:这点不错,我赞成。自古以来,这祈雨活动体现的就是劳动人民那一种跟干旱争斗不屈的精神,这是一种在祈请上苍时表现出的敢于对神灵惩罚的勇敢和机智,一种在困苦中积极乐观的态度,展现出咱们渔家人在天灾面前团结协作、同心同德的寻求希望的意志!rdquo;